🚀|加入會員,跟我一起老了有房也有錢: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SI4hsbf7WP5TAfdc-e2sQ/join
每個月250塊錢,直接抄我的房地產作業很划算
借名登記買房可能是一個看似簡單的解決方案,但實際上卻隱藏著重大的風險。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透過一則真實的案例來探討這種做法可能帶來的財務壓力及投資風險。當房市不穩定時期,借名買房可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經濟負擔,特別是當借名者無法履行還款義務時。本文將深入分析在偏遠地區購買房產的潛在風險,以及如何避免陷入這類投資陷阱。我們將提供實用的建議,幫助投資者在做出房地產投資決策時更加謹慎,並從中學習到重要的教訓,以避免未來可能的損失。
不要借人掛名買房
這次我們來聊一個最近的新聞,標題我念一下:「家人買房後中風換她背房貸,撐不住求售,賣兩年降價也沒人要」。這新聞內容是這樣的:原po的家人一直想買房子,但因為自己的條件不好,就跟原po說「你名字就借我掛,我會自己繳貸款」。結果家人突然中風,房貸變成原po要繳,結果他繳不出來,想要直接掛賣,什麼房地合一稅也不管了,直接認賠。一開始本來想說就打平就好,不要讓她虧錢,沒想到房子賣了兩年都賣不掉,跟銀行協商也拿不到寬限期或延長貸款年限,現在也不曉得怎麼辦。
借名登記的風險
這個新聞讓我們看到借名登記的風險。很多人可能覺得借名登記不過就是借個名字而已,實際上卻可能帶來很大的財務風險。像這個例子裡,原po成了名義上的房主,貸款人也是他,最後卻因為家人的意外,所有的責任都落在他身上。這樣的情況下,不僅要承擔房貸的壓力,還可能面臨賣房的困難。尤其是當房市不景氣時,房子可能會賣不出去,或者得大幅降價才能脫手,這時候損失就更大了。
房地合一稅與貸款壓力
在台灣,房地合一稅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因素,特別是對於短期持有房產的人來說。原po在這個案例中,因為家人中風後才持有房產一年,想要賣掉就得面對房地合一稅的問題。這種情況下,房子不僅難賣,還可能因為稅務的關係,讓賣房的成本更高。再加上銀行不願意延長貸款年限,讓原po的財務壓力更加沉重。所以,借名登記不僅是法律上的風險,還可能帶來實質的經濟負擔。
如何避免借名登記的陷阱
那麼,我們要如何避免這類借名登記的陷阱呢?首先,無論親友關係多親密,借名登記都應該謹慎考慮。因為一旦發生意外,所有法律責任和財務壓力都會轉嫁到你身上。另外,如果真的需要幫助親友購買房產,可以考慮其他方式,比如共同貸款或擔保,這樣至少在法律上不會出現單方面的責任問題。最後,務必在任何交易前徵詢專業法律或財務顧問的意見,確保自己了解所有可能的風險。
【沒能力就不要買房子】
接下來就是重話了,不好聽的那種。就是這間房子當初就不該買!家人歸家人,條件不好歸條件不好。如果你當時要借名子出去,就應該先預設會壞的情況就是你要自己繳,你繳不繳得出來這樣。另外原PO說這間房子買在桃園偏遠郊區,然後賣了兩年,降價賣都賣不掉。桃園耶,前兩年的房價噴成這樣,你還會賣兩年,賠錢賣還賣不掉,那這個地方絕對是荒涼到靠北的地方,所以連買家都不會出現。那以現在的房市冷淡的狀況來說,你想賣又更難了。
借名登記的風險與挑戰
借名登記這個詞,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有點陌生,但其實在房地產投資中,它是一個相當常見的操作手法。簡單來說,就是讓別人以自己的名義購買房產。聽起來好像很方便對吧?但其實這背後暗藏著不少風險與挑戰。首先,當你選擇借名登記時,你必須要預測所有可能發生的壞情況,比如說房市冷淡、房價下跌等狀況。這些都可能導致你必須自行承擔貸款與其他相關費用,甚至可能面臨法拍的風險。
桃園房市的現實
桃園這個地方,過去幾年房價的確有過一波上漲,但也不是每個區域都能受惠。像原PO提到的偏遠郊區,可能就因為交通不便、生活機能不足等原因,導致房子賣不掉。即便在房市熱絡的時候,這些地區的房產也不一定能快速脫手,更何況是現在這種房市冷淡的時期。你可能會發現,房子掛了兩年都沒人問津,這種情況下,想要賣掉房子,或許真的得認賠殺出。
如何面對房產投資的失敗
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了房產投資的困境,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靜面對現實。像原PO的朋友一樣,可能需要認賠10%到15%,才能讓自己暫時解套。這時候,你可以考慮向親戚借錢,或是從現在住的老屋弄錢出來,至少可以暫時解決燃眉之急。當然,這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讓你了解未來在房地產投資時需要更加謹慎,避免再犯相同的錯誤。畢竟,房產投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的規劃與策略。
偏遠地區的房子要抱非常久
那我們還是來聊一下這個問題。不然就會有酸民來說,你看,買房賠錢的例子出現了。不是說,買房子要賠很難嗎?然後怎樣又怎樣的。OK,好,那我們就來講一下。這個原PO的問題是什麼?除了剛才講的不該借名字給人家買房之外,再來當然就是地點問題。
地點問題與房價波動
地點問題就是我們講的掉隊。房地產是這樣,它的漲價不是馬上漲,也不是一起漲。一般來說,都是先蛋黃區漲,再來是重劃區,接下來是蛋白區。OK,那偏遠地區在哪?在蛋白區之後。但是問題來了,蛋白區很大耶,蛋白區超級大。所以很有可能會遇到的狀況是,漲到蛋白區就停了。所以偏遠地區就掉隊了,然後下一次大漲又不一定能輪到他。
偏遠地區房產的風險
你看這張圖,八德區的房子,地點我就不講了,反正就是偏遠的地方。109年買,總價400萬;113年賣,總價320萬。對,賠了。房價這麼熱,就是有人會賠。那你說這個地方會不會漲?會,你擺個十年、二十年為單位,他還是能夠賣得比你當初買的還貴。但如果你抱的不夠久,就會變這樣。
投資策略與借名登記
這也是為什麼,我雖然看便宜的房子,但是我不會跑去買偏遠地區房子的原因。那當然你要自住,什麼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你就去吧。但如果你是要投資,我就建議你先不要。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借名登記」,千萬不要因為想省稅或是其他原因,把房子登記在別人名下,這樣風險很大,搞不好房子就不是你的了。
借名登記:房地產投資中的小秘密
房地產投資一直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致富途徑,但其實在這個領域裡,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小技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其中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借名登記。這個詞彙聽起來可能有點神秘,但其實在過去的房地產市場中,它是一種相當常見的操作手法。借名登記,簡單來說,就是利用他人的名義來購買房產,這樣的做法在台灣的房地產市場中,曾經被視為一種正常且普遍的現象。
借名登記的運作方式
借名登記的基本概念其實不難理解。想像一下,有一位大伯想要買房子,但不想以自己的名義登記,於是他就找上了他的親戚或朋友,請他們幫忙以他們的名義來購買房子。這樣的操作之所以行得通,是因為房地產的登記人和貸款人可以是不同的人。登記人,也就是名義上的屋主,可能擁有某些特定的資格,比如說「新青安」貸款資格,這讓他們成為投資客眼中的香餑餑。
新青安貸款與借名登記的關聯
「新青安」貸款計劃提供了許多優厚的條件,例如高達八成的貸款成數和五年的寬限期,這對於投資客來說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然而,隨著政策的改變,「新青安」現在被限制為一生一次,且禁止出租。這意味著,投資客如果利用他人的「新青安」資格來進行借名登記,可能會面臨政策上的風險。因此,許多投資客會支付一筆固定的人頭費給登記人,以換取使用其資格的權利。
借名登記的風險與建議
雖然借名登記看似是一個雙贏的策略,但其實暗藏著許多風險。首先,登記人可能會因為貸款問題而背負債務,特別是在投資計劃出現問題時。此外,政策的變動也可能讓這種操作變得更加困難。因此,我真心建議,如果不是非常信任的人,最好不要輕易讓他人借用你的名義來購買房產。畢竟,房地產投資需要謹慎考量,慢慢耕耘才是穩健之道。
如果你喜歡本文分享的內容,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獲取更多房地產投資心得。我會持續分享市場行情的策略、找出優質房源的技巧、破解房仲話術的方法等實用訣竅。訂閱頻道可搶先掌握這些獨家訊息。
🚀|訂閱頻道:https://bit.ly/44ZaiV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