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都買豪宅,你卻還在看華廈?三個數字看懂台灣買房的貧富裂痕!【房貸一族拚買房】

🚀|加入會員,跟我一起老了有房也有錢: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SI4hsbf7WP5TAfdc-e2sQ/join

每個月250塊錢,直接抄我的房地產作業很划算

在台灣,買房是否真的反映出貧富差距?隨著科技業的蓬勃發展,許多人認為科技業員工憑藉高薪能輕鬆購置高價房產,而非科技業的勞工則只能選擇價格較低的中古屋或華廈。這樣的現象是否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的貧富差距日益擴大?本文將深入探討科技業與非科技業員工在買房上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房產投資來累積財富。我們將分析高收入族群的房產投資策略,並提供實用建議,讓無論是高收入族群還是普通勞工,都能在房地產市場中找到合適的投資機會。了解市場動態與策略性投資,將助你在房地產市場中站穩腳步,實現財富累積的目標。

台灣人買房也有貧富差距嗎?

這次我們來聊聊PTT上的一個熱門討論,標題是「台灣人買房也陷入嚴重貧富差距嗎?」。這個話題引發了不少共鳴,因為原PO感慨地提到,科技業的員工與非科技業的員工,似乎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科技業因為台灣的榮景,讓這些從業人員有機會擁有數千萬元,買到氣派的飯店式大樓建案。而非科技業的勞工,則只能選擇一些市場上價錢相對低廉的中古屋或華廈。這樣的現象,是否代表著房市中的貧富差距呢?

科技業與非科技業的薪資差距

根據一則新聞報導,國人平均經常性薪資達到4萬7709元,創下25年來的新高。然而,這個數字其實有點迷惑人。就像我和郭台銘平均起來也是億萬富翁一樣,平均數並不能真正反映每個人的現實狀況。尤其是在科技業,製造業員工的中位數薪資是36,500元,而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則達到46,000元。這顯示出高科技產業的薪資確實優於傳產,但也不如想像中那麼高。事實上,科技業中有一半的員工月薪不到五萬。

科技業高薪的另一面:加班文化

除了薪資外,科技業的加班文化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根據報導,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在2025年8月的平均加班時數達到29.6小時,創下45年來的單月新高紀錄。這意味著,即使科技業的薪水看似較高,但背後的代價是更多的加班時間。當然,有些人可能沒有報加班,但這不影響我們對於科技業「高薪」背後真相的理解。就算是你覺得賺很多的科技業,其實也不是都賺這麼多。

買房也有貧富差距?

那麼,回到我們的主題,「買房也有貧富差距?」這個問題,答案似乎是肯定的。科技業的高薪雖然讓人羨慕,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這些福利。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買房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在房價不斷飆升的情況下。雖然有些人能夠因為高薪而購買高價房,但更多人只能選擇較為便宜的選項。這樣的現象,無疑是在房市中形成了一種貧富差距。

特定產業好賺不是新鮮事


然後我們再來講一下,你還記不記得以前我們還會講三師——醫師、律師、會計師?這三個行業的收入最高,然後婚友社最愛。看到這個的時候,我就想問說,外送師可不可以這樣?好啦,不講幹話,我要表達的是說,某些產業的人收入比較高,這種現象以前就有了。而且我們如果對照美國矽谷的話,那個才叫可怕好不好。矽谷不就是一堆工程師,那邊的房價有多高,你看我畫線的地方。


買房也有貧富差距?


在聖荷西都會區,包括矽谷以及 Meta、Google 和 Nvidia 的總部,買房所需的年薪在 2024 年 4 月首次突破 40 萬美元大關。你如果年收入沒有超過1230萬台幣的話,是買不起房子的。這樣比下去其實是沒完沒了的,這也是我很不喜歡看空一族的原因。他們每次一講就是台灣房價太高,一講就是投資客炒房。那我就問嘛,現在三芝的房價有一坪13萬的,你怎麼不買?等淡江大橋通車之後,你過個橋到台北市了呀,你怎麼不去?是怎樣,你出來工作3年,就要買得起大安森林公園第一排,才叫做居住正義嗎?講這個幹話。


投資房產的心態


然後你說科技業好賺,你幹嘛不去做?是台灣現在有種姓制度,所以你不能去做科技業嘛?就沒有嘛。我要表達的是,你不應該把目光放在別人賺多少、買哪種房子、怎樣又怎樣的,而是應該把目光放回自身,看怎麼讓自己賺更多錢,或是去做個副業之類的。然後我未看先猜,講到這邊,下面又要有留言出現了,做甚麼副業可以讓我買房,甚麼副業最賺錢之類的。你自己去研究呀。


提升自我才是關鍵


最後你要知道,買房這件事情,的確存在貧富差距,但這不是阻止你前進的理由。你要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和能力,然後再去思考怎麼提升自己。無論是選擇一個高薪的職業,還是發展一個有潛力的副業,都是讓自己在未來能夠更輕鬆地面對房價的方式。畢竟,房地產市場的變化無常,投資者需要的不僅是資金,更是一顆靈活應變的心。


買房是你保留財富的唯一方法


但我們還是要認真講,就是買不買房子的這件事情,在台灣其實已經不是什麼居住的問題了。你看我這樣講,又要被人家講說什麼無腦看多之類的。但是我就問你嘛,我們剛才講的三師裡面,是不是很多賺了錢之後,就拿去買房子?又或是最常被人家講的台積電工程師,是不是也是賺錢之後都拿去買房子?就算你說很多都拿去買股票,那股票賺錢之後,是不是錢還是進去房地產這樣?像我認識很多的醫生,自己也是包租公啊,反正醫生娘閒閒沒事,就去幫他收房租這樣。


模仿高收入族群的操作


我們可以去思考說,如果你覺得這輩子已經沒有機會變成高收入族群的話,你是不是可以模仿高收入族群的操作?模仿高收入族群的操作,可以讓你變有錢。去買房子來累積資產,你不要一看就是豪宅嘛,你去找一些一千萬以下的房子,這個在高雄認真找還是找的到。然後就是按我們之前講的,買在重大建設旁邊,等他的漲幅。


買房也有貧富差距?


那你說,可是阿元,我現在的收入只能負擔兩房耶?那兩房就兩房呀,你先買兩房,然後後面再想辦法把它換成三房不就好了。我們買房置產的時間是以五年為單位來計算的。雖然說,他看起來短期很難贏股票,甚至可以說是一定輸股票,但是長期來看,房地產還是勝多輸少,甚至可以說沒有輸過。所以我會更建議你的是,買一間確保自己能夠長久持有的房子,然後就放在那邊,等時間給你美好的報酬,這樣就好了。


長期持有的智慧


不用在那邊想說,別人又賺多少,怎樣又怎樣的。別人家的孩子,永遠都會比你家優秀,這種比較是沒有意義的。買房也有貧富差距?其實這就是個心態問題。你要想的是,如何讓自己的財富穩定增長,而不是去羨慕別人的成就。長期持有房產,讓時間替你工作,這才是聰明的選擇。

跟你分享一位會員的故事

今天要跟你聊聊一位名叫小燦的朋友,他的經歷或許會讓你感同身受。小燦一直有個夢想,就是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想像一下,下班回家可以隨心所欲地躺在沙發上,也不用擔心房東的臉色。為了這個夢想,他一直在關注房地產市場,期望能在最佳時機入手一間房子。

買房的壓力與選擇

小燦的故事其實也反映了很多人的心聲——買房也有貧富差距?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當他看著不斷變動的房市時,心中充滿了不安。尤其是當他發現自己只能負擔得起電梯兩房,而不是夢想中的三房車位時,那種壓力更是倍增。新青安政策即將截止,讓他感到時間緊迫,這種情況下,他該如何選擇呢?

面對猶豫與不安

小燦的猶豫不決也許你也曾經體會過。他擔心買了房子後,未來會不會難以脫手。這時候,他的朋友建議他,既然是自住需求,就不要想太多。買房子就像談戀愛,選擇一個你住得舒服的地方,未來的買家也會喜歡。即使不賣掉,出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要稍微裝潢一下,兩房的房子還是很好租的。

從猶豫到決定

小燦最終在朋友的鼓勵下,決定不再猶豫。他參加了一個直播,發現其實很多人都有相同的擔憂,但大家都勇敢地面對並做出決定。這讓他感到不再孤單,也更有信心。後來,他在高雄找到了合適的電梯兩房,價格也在他的預算內。這讓他感到如釋重負,終於能安心等待交屋。

如果你也像小燦一樣,對買房感到猶豫不決,不妨參考他的經驗。買房這件事不僅僅是金錢上的考量,更是一種心態的調整。當你下定決心後,未來回頭看,你會感謝當初的勇氣。畢竟,買房也有貧富差距,但只要你願意踏出那一步,未來的可能性就無限大。

如果你喜歡本文分享的內容,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獲取更多房地產投資心得。我會持續分享市場行情的策略、找出優質房源的技巧、破解房仲話術的方法等實用訣竅。訂閱頻道可搶先掌握這些獨家訊息。
🚀|訂閱頻道:https://bit.ly/44ZaiVX

買房阿元

專門分享房地產投資知識,鼓勵投資不鼓勵炒房!

更多推薦文章

NEW-買房0513 (17)
科技業都買豪宅,你卻還在看華廈?三個數字看懂台灣買房的貧富裂痕!【房貸一族拚買房】
🚀|加入會員,跟我一起老了有房也有錢: https://www.youtube.
高雄 (6)
尖美百貨閒置25年從金融風暴到捷運黃線:現在是進場機會還是踩雷陷阱?【高雄在地人閒聊】
🚀|加入會員,跟我一起老了有房也有錢: https://www.youtube.
浴室裝潢雷區
6 大浴室裝潢雷區!黑磁磚、水晶吊燈、壁掛馬桶…別讓維修地獄找上門【裝潢該怎麼弄】
🚀|加入會員,跟我一起老了有房也有錢: https://www.youtube.
韓國最嚴限貸令
首爾房貸只能貸27%!史上最嚴限貸令衝擊房市,台灣會步入前塵嗎?【閒聊時事】
🚀|加入會員,跟我一起老了有房也有錢: https://www.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