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會員,跟我一起老了有房也有錢: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SI4hsbf7WP5TAfdc-e2sQ/join
每個月250塊錢,直接抄我的房地產作業很划算
隨著台灣人口結構的變化,許多人開始擔心老年時期是否能夠擁有一個穩定的住所。根據目前的數據顯示,台灣的老房子數量龐大,且都更進度緩慢,這意味著未來可能會有許多老年人面臨住房問題。雖然空屋數量看似足夠,但這些房屋的狀況和地理位置可能不符合需求。此外,租房市場的價格波動以及老房子的維護問題,也讓未來的住房挑戰更加嚴峻。透過深入分析這些問題,我們希望提供一些策略,幫助大家在老年時期仍能享有穩定舒適的居住環境。
你老了真的會有房子住嗎
這次我們來聊聊一個在網路上常被討論的話題——老了有房住嗎?在Dcard上有篇文章,標題是「沒買房的人不擔心以後沒地方住嗎」,這個萬年老題目總是引發熱烈討論。文章的連結我會放在資訊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裡面有一些留言相當有趣,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些觀點。
房地產投資與租屋市場的未來
有位網友提到,未來租屋市場的狀況要看地點。如果是在台北或新竹這樣的蛋黃區,可能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年輕人還是會想住在這些地方。但如果是蛋殼區,則可能只剩下老人租客的選擇。這種說法其實蠻有道理的,因為隨著人口老化,蛋黃區的房產需求可能會更穩定,而蛋殼區則可能面臨租不出去的問題。
老年人口與租屋需求的變化
另一則留言提到一位住在沙鹿的網友,他的鄰居大多是老人,因此他不擔心未來會租不到房子。這個觀點也讓人思考,未來的租屋市場可能會有更多老年人口的需求,尤其是在醫療資源不集中的外圍地區。雖然這些地區可能不如都市便利,但對於某些老年人來說,這些地方仍然是他們的家。
人口結構與房產市場的挑戰
有網友提到,30年後全台灣只剩下1500萬人,其中6成是老人。雖然這個數據有誤,但也反映了人口老化對房產市場的影響。根據統計,2050年台灣將有40%的人口是老人,到了2070年這比例會上升到46.5%。這意味著,未來的房東可能不得不考慮如何吸引老年租客,甚至可能需要改變房屋設計以符合老年人的需求。
總之,「老了有房住」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個人選擇的問題,也是整個社會需要面對的挑戰。無論你是打算買房還是租房,了解市場趨勢和人口變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一些啟發,讓你在未來的房產決策中更有信心。
就算房東願意租,你敢住嗎
我們這次就來認真講說,未來台灣的人口結構變化,會對房地產市場造成怎樣的影響。隨著人口老化,鄉民們常提到的「老了有房住」問題,真的會成為現實嗎?特別是當未來台灣到處都是老人,房東可能只能把房子租給老人的時候,房市會變成怎樣呢?
台灣的老房子現況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台灣目前的老房子狀況。根據數據,全台灣每兩間房子中就有一間是屋齡超過30年的老房子。這意味著,30年後,這些房子將變成屋齡60年以上的老房子。想像一下,30年後,台灣有一半的房子都是60年的老房子,這對房市意味著什麼?
都更的挑戰
你可能會說,這就是為什麼需要都更(都市更新)。但現實是,都更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老房子的增長速度。根據某篇報導,台北市要拆除所有的老屋需要380年,新北市則需要上千年。以這樣的速度,30年後你現在租的房子,可能還是輪不到都更。就算真的都更完成,房租也會大幅上漲。想像一下,台北市一間40年老公寓的5樓套房,房東現在收你月租15000元,但等都更之後,變成0年電梯大樓的5樓套房,房東可能會收你25000元,這還算不過分。
未來的租屋選擇
那麼,30年後你要面對的現實是什麼呢?你可能只租得起60年的老公寓,這些老公寓的屋況可能會非常糟糕。房東可能會願意租你,但租金可能會高得讓你無法承受。你現在住在台北市40年老公寓的5樓套房,30年後如果沒有收入,你會願意花更多錢住台北市的電梯大樓嗎?這實在讓人懷疑。
有人可能會說,老了就回鄉下住,但住了一輩子的都市人,老了之後能習慣鄉下的不方便嗎?這些都是未來需要面對的問題。最終,老了有房住,可能不僅僅是房東願不願意租,而是你能不能負擔得起。
我的想法是這樣
你去看那一篇文章,其實裡面正反方的意見都有。我也可提出一些支持租屋的論述呀。2024年,台灣的空屋總數是86萬戶,而租客的人數是300萬人。假設兩個人住一間的話,就是150萬戶的需求。內政部掌握的有效租賃契約是68.7萬件,我們就算69萬件就好。150萬戶的需求扣掉已有合約的這69萬戶,等於81萬戶。全台空屋的數量有86萬戶,也就是說把這些租客都塞進去空屋的話,是可以塞滿的,然後還會剩下5萬間空屋。所以你不用擔心未來租不到房子,怎樣又怎樣的。對呀,你聽了有沒有爽?但是爽完之後呢,你遇到的問題還是沒有改變呀。
30年後的租屋困境
30年後,你還是只租得起60年的老公寓,然後你都6、70歲了,還每天在那邊爬5樓公寓,你以為你很勇歐?那我也知道會有人在那邊嘴說,現在房子這麼貴,你也只買得起老公寓而已。對呀,但是你現在先買一間老公寓,30年的時間,應該是足夠讓你換成電梯大樓了,不是嘛?再差再差,你也可以把蛋白區的老公寓換成蛋殼區的電梯大樓吧。但是如果你還在租房子,不就甚麼都沒有。最後我想問你,如果老了之後沒房住,你會住哪裡?A. 天橋底下當個說書人;B. 公園我的,不要跟我搶;C. 廟旁邊好了,會有善心便當。
未來的社會分界
講八卦,講八卦,八卦可以講。30年後,有錢老人跟年輕人住在蛋黃區,沒錢老人住在蛋殼區的世界,就真的會像海賊王裡面的天龍國一樣,界線會更加分明。然後又會扯到偏鄉沒有醫療的問題,你又老人又偏鄉,要自己開車去都市看醫生,是不是就變成車禍肇事的老人,然後之後就躺醫院,住的問題也被解決了。
投資房產的未來展望
所以,當你在思考「老了有房住」這個問題時,不妨想想現在的投資策略。買房不是一時的決定,而是為了未來的保障。即使現在只能買到老公寓,未來也有機會升級。不論如何,擁有一個自己的房子,至少讓你在老了之後,不用擔心住在哪裡。房地產投資不僅僅是為了增值,更是為了在未來擁有一個穩定的居所。
三十年後的房地產趨勢:蛋黃區與蛋殼區的分野
想像一下,三十年後的台灣,房地產市場會是什麼樣子?有錢的老人和年輕人住在蛋黃區,沒錢的老人則只能選擇蛋殼區。這種現象其實現在已經在發生,未來只會更加明顯。就像《海賊王》裡的天龍國一樣,壁壘分明。你覺得這樣的未來怎麼樣?
偏鄉醫療與房地產的連結
隨著人口老化,偏鄉的醫療問題越來越嚴重。老人家住在偏鄉,醫療資源不足,拿個慢性病的藥都要走很久,甚至可能因此選擇不去看病,導致健康惡化。這樣的情況下,住的問題並沒有被解決,反而可能讓生活質量下降。你希望自己老了也面對這樣的困境嗎?
蛋黃區的吸引力與年輕人的選擇
隨著少子化的影響,未來的城市化趨勢會更加明顯。只有蛋黃區能提供優質的高薪工作,這使得年輕人不得不往蛋黃區擠。有錢的老頭也會選擇住在蛋黃區,而沒錢的年輕人和老人家則會被迫往蛋殼區移動。這種情況下,偏鄉的房子雖然便宜,但對於未來生活的便利性來說,可能並不是最佳選擇。
投資蛋黃區的長遠規劃
從長遠來看,投資蛋黃區的房地產可能是更為穩健的選擇。即使房子屋齡已經四五十年,但在蛋黃區,你仍然可以挑選有工作能力的年輕租客。相比之下,蛋殼區的房子可能只能租給老人,選擇有限,風險也較高。未來的房地產市場,增值的空間可能不如以往,但穩健的租金收入和生活便利性才是更值得重視的。
總之,無論你是現在的年輕人還是未來的老人,提前規劃自己的房地產投資,選擇合適的地點,才能確保老了有房住,生活無憂。一起加油吧!
如果你喜歡本文分享的內容,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獲取更多房地產投資心得。我會持續分享市場行情的策略、找出優質房源的技巧、破解房仲話術的方法等實用訣竅。訂閱頻道可搶先掌握這些獨家訊息。
🚀|訂閱頻道:https://bit.ly/44ZaiV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