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outu.be/qaAZYL9r8BY
🚀|加入會員,跟我一起老了有房也有錢: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SI4hsbf7WP5TAfdc-e2sQ/join
每個月250塊錢,直接抄我的房地產作業很划算
在現代社會,30年房貸成為許多人購屋的選擇,但這樣的長期承諾卻讓不少人感到恐懼。本文將探討為什麼許多人不怕30年房貸,並分析租房與買房的風險比較。許多租房者認為租房可以避免房貸壓力和經濟風險,但實際上,租金也會隨著時間上漲,而買房則可以固定貸款成本。此外,本文還分享了一些房地產投資的高手操作手法,讓你了解不同的房地產操作邏輯。無論是租房還是買房,每個選擇都有其風險與收益,關鍵在於如何有效管理與運用資產。透過不同的投資策略,房地產不僅僅是居住的空間,更可以成為增值的資產。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為什麼大家都不怕30年房貸
那這次我們來聊一個新聞,標題我念一下——「房貸一背就是30年!他不解『大家都不怕沒工作?』過來人解答了」。這個就是原PO在Dcard上發問,說房貸一背就是30年、40年起跳,明明就壓力不小,為什麼大家敢這樣做,然後不怕換工作或沒工作之類的。這個就是我們說的典型的心魔,因為他就是被父母灌輸以前的觀念——不要欠銀行錢怎樣又怎樣的,所以他很怕,這個我們不要怪他。那這個我也講到不想講了,這次我想跟你討論的是這個原PO在Dcard的那篇文章下面的留言,我覺得滿精彩的,所以你要知道。
房貸背後的心理因素
其實,很多人不怕30年房貸,背後有著多種心理因素。首先,房貸被視為一種長期的投資,而不是單純的負債。當你每個月還款時,其實是在為自己的資產增值。想像一下,30年後,你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而不是每個月付房租給房東,這種感覺可是很爽的。此外,房貸利率通常較低,這讓很多人覺得負擔得起。再者,隨著時間的推移,薪資也可能會增加,讓30年的還款壓力逐漸減少。
房地產投資的長期策略
那麼,為什麼大家敢這樣做呢?其實很多人把房地產看作是一種長期的投資策略。房價通常隨著時間增長,這意味著即使你現在買房的價格很高,未來可能會有不錯的增值空間。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不怕30年房貸,因為他們相信房地產市場的長期增長潛力。再者,有些人選擇將房子出租,以租金來抵消一部分的房貸,這樣一來,經濟壓力就更小了。
面對房貸的心態調整
在面對30年房貸時,心態的調整也很重要。許多人選擇不去想「萬一失業了怎麼辦」,而是專注於當下的工作,並努力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這樣一來,即使面對職場變動,他們也能迅速找到新的機會。此外,建立一個緊急儲蓄基金也是個好主意,這樣即使短期內失去收入來源,也不至於影響房貸的還款。總之,面對30年房貸,最重要的是調整心態,做好長期規劃,這樣就能不怕30年房貸帶來的壓力。
已經買房的人 會怎麼看
來,我們先看第一個例子。這個蠻靠背的,很多人都說租房子就像金剛護體一樣,什麼都不用怕。照顧PODCAST的聽眾,我念一下:台灣人的神奇邏輯是,租房就不用怕會戰爭、不用怕會失業、不用怕有一餐沒一餐。聽起來好像租房子都沒有風險,是不是?
然後,另一個人補腔說,還有租房就不怕地震。是不是,租房聖體有沒有?你只要是租房子,你就都不會遇到這個問題。真的是這樣嗎?
租房子都沒有風險?
租房子真的就像有人說的那樣,什麼都不怕嗎?其實,租房也有它的風險。首先,租金漲幅是你無法預測的。房東一旦決定漲租金,你就得面臨每個月額外的支出。更別提房東可能會突然要求你搬家,讓你措手不及。租房看似輕鬆,但其實也有很多不確定性存在。
再來,租房子並不是完全沒有經濟壓力。雖然不用像買房子一樣背上房貸,但每個月的租金也會成為一種長期的支出。尤其在台灣,租金隨著物價上漲而不斷增加,這也是租房的人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房貸雖然比較貴,但未來30年就長這樣
我們再看一個實務派的例子。15年前,有人買了一間兩房的房子,當時的租金是7千,但他們選擇買房,房貸是一萬五。他回去看以前住過的那間房子,租金已經漲到一萬五了。這不就是活生生的案例嗎?
買房子雖然房貸要繳得比較多,但至少你不用擔心會被漲價。房貸就像一個定錨,未來30年就長這樣。不怕30年房貸?其實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因為買房可以讓你在長期內有一個穩定的居住環境,不用擔心租金不斷上漲。
最後你要知道
不管是租房還是買房,各有各的優缺點。租房可能讓你在短期內有較大的靈活性,但長期來看,買房可能是更穩定的選擇。尤其在面對不怕30年房貸的問題時,你會發現,擁有自己的房子,能給你帶來更多的安全感與穩定性。
所以,當你在猶豫要租房還是買房時,記得考慮長期的經濟效益以及自身的生活需求。這樣一來,你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高手是怎麼操作房地產的
先打個預防針,我沒有推薦任何特定的操作方式——那只是讓你知道,有人是這樣操作的。來,你看這張圖,因為字很多,我就簡單講就好。如果你想詳細看的話,就自己按暫停這樣。那這個網友的做法就是這樣:還了五年房貸之後,因為怕用到錢,就先轉貸,壓200萬現金抱在手上。然後想投資股票,又把錢押出來進股市。最後怎樣?你看紅線寫的,一間房子住20年,貸款從540萬變成1100萬。是的,每年被動收入23萬。對,你有看過人家房貸繳了20年,然後越繳越多的嗎?再提醒一次,我沒有推薦你這樣做,我只是要表達,當你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房子這個物件的時候,你會有不同的操作邏輯。
不怕30年房貸?
這位網友的心態我念給你聽:股票房子都是資產,是增值用的。房子可以住,股票有股利,缺錢就增貸,再不行就賣了,有什麼好擔心的。人家是這樣在看房子的。那我是覺得這樣玩得有點誇張,我還是推薦你跟我一樣去蹲重大建設,就蹲一個勝率超級大的,然後得到還不錯的收益這樣。
炒房的誇張操作手法
講八卦——講八卦——可以講你以前聽過的誇張操作手法,最好是現在已經被封掉的,這樣我們比較安全。像是以前有人會利用房市的熱潮,短期內快速買進賣出,靠著市場的波動賺取差價。這種操作方式雖然風險高,但在市場好的時候,確實有不少人因此賺得盆滿缽滿。不過,這樣的操作在現在已經不太可能了,因為相關的政策已經限制了這種短期炒作的空間。
房地產投資的心態
其實,房地產投資不單單只是看數字,更重要的是心態。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網友,他不怕30年房貸,因為他把房子當成一種資產來看待,而不是一個負擔。這種心態讓他能夠在市場中靈活操作,利用房子和股票的增值來達到財務自由。當然,這樣的操作需要有足夠的資金和風險承受能力,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關於房子是這樣
房子這個東西啊,你要這樣子想,就是說在所有借貸成本裡面,除了你跟爸媽借那種不用還的以外,房子是成本最低的方式。理財型房貸、增貸這些操作,讓你可以用低成本的錢去賺更高的回報。比方說,很多人會把房子押出來的錢拿去投資像中華電信這種穩定的股票,因為它的股息可以抵掉借貸的成本,甚至還能支付每年的水電費呢!
不怕30年房貸?
很多人一聽到30年房貸就覺得壓力山大,但其實這是個很聰明的財務槓桿。你可以用房子作為金融商品,借出便宜的錢來投資。前提是房價要漲,這樣你重新鑑價後的房屋價值高,就有更多資金可以運用。特別是中老年人,他們會把套出來的錢放在牛皮股上,像中華電信和兆豐金,這些股票穩定又不容易大幅波動。
信貸還是房貸?
信貸的利率可能比房貸低,但還款期限通常只有3到7年,而房貸可以拉到10年甚至30年。這樣的長期還款讓你有更多時間來管理資金,不會因為短期的市場波動而感到壓力重重。很多人會先想到信貸,但其實房子才是最便宜的錢的來源。設定理財型房貸的額度,讓你在需要的時候有資金可以運用,而不是一開始就去使用信貸。
房地產的穩定性
房地產在金融市場的波動中相對穩定,不像股票那樣容易因為市場情緒而大起大落。這次股災中,很多人因為股票大跌而損失慘重,但房地產卻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當然,未來經濟可能會有不確定性,但至少房地產不會像股票那樣突然讓你無法承受。用房子套出來的錢來理財,還款期限長,利率低,讓你在面對市場波動時更有底氣。
如果你喜歡本文分享的內容,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獲取更多房地產投資心得。我會持續分享市場行情的策略、找出優質房源的技巧、破解房仲話術的方法等實用訣竅。訂閱頻道可搶先掌握這些獨家訊息。
🚀|訂閱頻道:https://bit.ly/44ZaiVX